口罩可能含致癌物偶氮色料!醫用口罩用來防PM2.5? 符合標準嗎?

健康護照 Health Passport – Trust TM  » 醫藥保健 »  口罩可能含致癌物偶氮色料!醫用口罩用來防PM2.5? 符合標準嗎?
0 Comments

空氣汙染愈來愈嚴重,全民抗空污!最基本的防護措施就是戴口罩,但行政院消保處調查,市售宣稱有防霾、抗PM2.5的口罩,竟有近7成品質不合格,還有些品牌,根本無法證明產品有效,另外抽查網路販售的口罩,發現有兩樣產品,不當添加有致癌風險的偶氮色料,且超標一倍以上。
新聞來源: https://goo.gl/pH4iP1

什麼是偶氮色料?

近年來PM2.5的危機逐漸被大家所重視,口罩的選擇也成了大家生活中的課題,從過去較常使用的布料口罩,後來漸漸流行一次性的醫用口罩,而最近口罩架上最熱門的就是主打防範PM2.5的口罩,在人人自危的時機,又被爆出口罩中有含有超標致癌風險的偶氮色素,這是一種染料的成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染髮劑中就含有,我國根據防霾(PM2.5)口罩驗證規範,有染色與印花口罩要求限值在20ppm以內[8]。


一篇發表在分析毒物期刊的文獻中就有提到,研究者在倉鼠體內施用單劑量100ppm的偶氮染料化合物,在經過精密儀器分析尿液,進行敏感性與特異性的測定,目的是測試這些化合物是否會被分解為可能致癌的芳香胺類,結果顯示,雖然這些染料的代謝物在16小時之後開始顯著減少,並且在7天之後,可以不被檢驗出來,但作者結合其他研究者的數據分析,表明如果接觸這類染料還是有可能有感染膀胱癌的風險[9]。

PM2.5是什麼?

在國家PM2.5防範標準中(下方內文有更多說明)明確提到,對於PM2.5的定義「PM2.5係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等值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之粒狀物,可穿透肺泡,易引起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心血管疾病」[6]。

PM2.5對人體危害研究

2013年10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室外空氣污染中的顆粒物(PM)歸類為對人體可能會導致肺癌,其中,又以直徑小於2.5微米(PM2.5)的顆粒作為空氣汙染的指標,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關於暴露在PM2.5環境中跟肺癌的關係研究,本篇從數據庫中鑑定了713篇研究,最後納入了17項研究,經過統計分析,如果以肺癌死亡率來分類,北美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亞洲國家,但如果以發病率來分類,亞洲國家的發病率最高[10]。

然而,PM2.5是全世界都在面臨的風險危機,歐盟也提出,每年有超過40萬人因為PM2.5而提早死亡[11]。但如果以為PM2.5只會造成肺癌的風險,那就太小看PM2.5的可怕,一項在亞特蘭大的研究顯示,比較都市跟鄉村地區的女性,發現在乳腺癌的發病率都市顯著高於鄉村,空氣汙染中,特別多的多環芳烴跟PM2.5排放,可能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的增加有顯著的影響[12]。

口罩分類

法規依據

醫用級口罩
根據醫療器材管理法的規範,我們可以先把口罩大致分成兩個方向,一種是醫療用口罩,上方有標示或是宣稱作為醫療用途的口罩,可以直接預防疾病。另一種是非醫療用的防塵口罩,上面僅做一些過濾材質種類、效率,或是宣稱可以降低人員吸入環境中的化學或危險物質等標示,這類型的口罩包含N95。

但講到這個地方,大家可能又有一個疑問,N95口罩不是非常厲害嗎? 怎麼不是醫用口罩,N95的意思是可以抵擋顆粒的效能(過濾效能達到95%),但如果沒有符合醫用口罩的標準,僅作為一般工業用,然而,醫用N95在防水性功能更好,可以抵擋病菌在外層,而不會殘留在口罩的保護層,在標準上,如果是醫用N95口罩或N95外科口罩,防禦程度相當於CNS 14774中的外科手術D2防塵面罩)[1] 。

防霾口罩

標準檢驗局已經在106年6月27日通過「防霾(PM2.5)口罩性能指標及試驗方法」,裡面詳細規範了相關檢測口罩對PM2.5防範能力的檢驗標準,主要分成二法四級的標準,二法分別是A法次微米過濾效率與B法PM2.5過濾效率,通常以顆粒更小較為嚴格的A法進行測試,但如果檢測結果無法符合表中的參數值,就再以B法進行測試,但需特別標記是用何種測定方法。而如果大家想要購買防霾的口罩,也不用那麼複雜,只要先看清楚有無CNS15980的認證,接下來尋找說明中有無提到A、B、C、D四個等級,再來判斷目前比較適合選用哪一個等級的口罩,如果在環境沒有特別惡劣的情況下,選用C級或B級的口罩,就具有一定程度的防範作用 [3,4,6]。

醫用口罩與防霾口罩差異

可能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醫用口罩既然可以在醫院使用,醫院病菌那麼多,那是不是也能用來防PM2.5,而這個要從醫用口罩的目的說起,醫用口罩的目標重點並不是次微米粒子過濾效率(可以想像成空氣中的微粒過濾),而是細菌過濾效率才是考量的因素,而且還需要考慮醫療人員可以會接觸血液跟病患,所以在標準重點是著重於口沫等水分的穿透力,以及病菌等疾病的防護程度,至於PM2.5這種空氣細懸浮微粒的阻擋,主要是看次微米粒子過濾效率,並非考量的重點。

在法規標準上也有明確的不同,如果是醫用級口罩遵循的是「CNS 14774(T5017)」國家標準,而防護PM2.5的防霾口罩則是遵循「CNS 15980」國家標準[2,3]

根據醫療器材廣告法令及審查原則,如果醫用口罩要宣稱可以防範懸浮微粒,像是防霾、阻擋PM2.5等相關字眼,必須通過國家標準(CNS15980),並且檢附相關資料,才能客觀驗證口罩的防霾標準 [5]。因此,民眾如果到藥局、量販店等地方購買口罩,一定要看認清楚上面的標示,不要被外表華麗的包裝所吸引,而選到一個不符合功能性的口罩。

口罩配戴方法

前陣子line瘋狂轉貼一則關於口罩如何戴的方法,還提到長庚醫院院長示範,利用醫師的名義讓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但這個訊息錯的很離譜!

錯誤網路訊息:

最近流感多,大家會戴口罩,但口罩有很多人戴錯了!

前長庚醫院院長示範正確的口罩戴法與丟棄方式,以綠、白兩色的外科口罩為例,白色織布為主要防止病毒層。

如果是【病患】,或恐怕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的,應將白色織布罩口,白色在內、綠色在外。

如果是【健康者】,戴口罩抵禦外來病毒,應該將白色防護層向外,綠色在內、白色在外,若口罩上有鐵條的,則固定鐵條面向外,以防皮膚損傷。

此外,口罩也不能隨便丟棄,以綠、白外科口罩為例,口罩丟棄正確方式都是綠色在外,向白色層捲收,將可能沾染病毒的白色層捲起來後再丟棄。

首先跟大家說明口罩使用從來沒有分成病患跟健康者的差別,此外,一般醫用口罩分成三層,食藥署還特地針對此訊息發布公告說明,一般民眾常用的是屬於一級醫療器材的一般醫用口罩,最外層是有顏色(通常是綠色)的防水層,可阻隔有病原的飛沫或是血液附著,中層是像是不織布的特殊濾材,可阻擋細菌、粉塵,內層是一些吸水材質,可以用來吸附油脂、汗水或口水等。因此,謠言中提到的如果是健康者,在配戴口罩時,應將白色面朝外,綠色面朝內是非常錯誤的說法,這樣不僅無法達到有效防護,而且綠色防水層還可能會沾黏很多口水,反而造成口腔中病菌的沾黏,而且水氣無法正常吸附,也會造成配戴者臉部潮濕而有不舒適的感覺[13]。

(圖片取自食藥署公告專區)

Reference:
[1]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我國醫用口罩管理制度簡介
[2] 醫用面(口)罩CNS 14774 T5017
[3] CNS 15980「防霾(PM2.5)口罩性能指標及試驗方法」
[4] 防 PM 2.5 口罩怎麼挑選?看 CNS15980 國家標準不會買錯
[5] 醫療器材廣告法令及審查原則
[6]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標準檢驗局澄清有關媒體報導防PM2.5口罩沒有國家標準之回應說明
[7] 台視新聞,網購口罩2款含致癌物 偶氮色料超標1倍
[8] 防霾(PM2.5)口罩驗證規範-機能性暨產業用紡織品認證與驗證評議委員會
[9] Nony, Charles R., et al. “Metabolism studies of an azo dye and pigment in the hamster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urine for potentially carcinogenic aromatic amine metabolites.”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 4.3 (1980): 132-140.
[10] Huang, Feifei,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sure to PM2. 5 and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ncotarget 8.26 (2017): 43322.
[11] Badyda, Artur J., James Grellier, and Piotr Dąbrowiecki. “Ambient PM2. 5 exposure and mortality due to lung cancer and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in Polish cities.” Respirator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pringer, Cham, 2016. 9-17.
[12] Parikh, Puja Vijay, and Yudan Wei. “PAHs and PM2. 5 emissions and female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in metro Atlanta and rural Georg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6.4 (2016): 458-466.
[13] 食藥闢謠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