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經常失眠睡不飽,該怎麼解決?

健康護照 Health Passport – Trust TM  » 醫藥保健 »  老年經常失眠睡不飽,該怎麼解決?
0 Comments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問題,可能會單獨發生或是跟抑鬱症、頭痛等醫學病症並存,而這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可以持續性或是復發性的影響許多人群,不僅對個人造成影響,更讓整個醫療體系增加許多負擔,影響層面擴及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經濟等領域。

臨床表現和發現

失眠的造成的主要特徵是對睡眠品質或是持續睡眠時間不滿意,經常在睡前難以入睡,或是在半夜、早晨就醒來,造成睡眠品質差的狀況。在夜晚發生的失眠情況,甚至會影響到白天的狀況,像是疲勞、低能量,認知功能的困難(注意力、記憶力等),也會間接影造成情緒的障礙,更容易展現出煩躁不安、易怒焦慮的表現,這些原因長久累積下來,導致嚴重的慢性失眠症,更造成生活品質的低下,也是許多人尋求治療的主因。

多導睡眠圖是一種可以客觀的評估睡眠障礙的監測工具,又稱為睡眠腦電圖,可以用在睡眠還是夢境的研究,也被用於診斷睡眠中止症還是一些抑鬱情緒反應的工具,透過這些客觀的工具可以評估神經行為造成原發性失眠的表現,像是注意力還是記憶力觀察,但儘管如此,評估重點還是在於睡眠跟日間活動的表現,但失眠的診斷往往是基於臨床症狀的反應,而不是靠客觀的檢查結果作為診斷的結果[1]。

流行病學

研究表明,在失眠之後的白天,失眠患者的事故發生率是對照組的2.5-4.5倍,根據報導,在2006年中,失眠患者發生工作事故是一般人的八倍,而這類工作上的問題像是缺勤率的增加、注意力下降與工作效率降低,而在一項將近兩千人的普查中,評估公司中員工的健康狀況,在調整年齡、性別與慢性疾病因數後,跟非失眠者相比,失眠組的平均醫療保健支出高出60%。

此外,失眠更是造成精神疾病風險的重要因素,在一項觀察長達40年隨訪期的研究中,檢查了失眠患者的精神疾病演變,統合這些研究,發現失眠會讓抑鬱症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風險,並且這些統計都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一些研究中也發現,對於焦慮或藥物濫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但這個部分,並非在所有研究中一致發現,然而,如果能夠改善睡眠品質狀況,可以明顯從抑鬱患者的經歷看出快速的抗憂鬱反應[1,2]。

面對失眠,如何解決

面對失眠的問題,已經是許多人共同的問題,除了尋求醫師的的診斷,可能會服用一些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物,這是一種中樞性抑制藥物,主要可以讓患者減少進入睡眠的等待以及增加睡眠時間,讓身體可以得到足夠時間的休息,隨著失眠的狀況不同也有長效型跟短效型的藥物,但可能會有頭暈、嗜睡等副作用發生,因此,也有一些人會尋求心靈的療法,像是音樂治療,還是透過使用一些營養輔助食品來達到調整睡眠品質的效益[3]。

音樂治療

失眠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2013澳大利亞的音樂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音樂治療的探討,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將睡眠優良與不良的人分成音樂組與對照組,為期兩週的時間,音樂組被要求每天至少聽20分鐘的音樂,然後對照組就按照平常的生活習慣,結果表明,音樂聽力組在影響睡眠質量的大多數因素上有顯著改善,儘管在實際睡眠質量上沒有顯著改善,但對比對照組在自我報告量表中是幾乎沒有改變,因此,這項研究表示,聆聽音樂理論上對睡眠品質是有積極層面的影響效益[4]。

音樂治療跟我們腦波有很大的關係,睡眠過程中腦電波會根據睡眠的狀態而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從不同的振動頻率可以判斷目前是處在清醒還是無意識的狀態,根據不同的振動頻率,主要分成四種α、β、δ、θ波。詳細腦波內容可以參考此篇【想睡覺,腦袋還是停不下來!該怎麼辦?

褪黑激素治療

藥物治療廣泛應用於治療失眠症,然而副作用的影響可能造成白天宿醉的狀態,或是記憶上的障礙,因此,不適合長期使用,近年來褪黑激素在許多研究中被提起,認為是治療失眠的潛力股,褪黑激素主要由腦中的松果體所釋放,用來調節日夜的節律,分泌時間跟習慣性睡眠時間高度同步,因此跟睡眠有著密切的關係,而過去報導中,在老年受試者的血清中褪黑激素的水平,有顯著的下降,這也間接證明夜間松果體合成褪黑激素合成與年齡有密切關係,以及維持睡眠的重要性。然而目前遇到問題為褪黑激素本身的半衰期很短,小於30分鐘,因此,到目前為止的研究都還未能得到一致的答案,所以開發出褪黑激素的延長釋放製劑也是科學家努力的重點[5]。

因為老年人通常表現出較差的睡眠效率和較低的夜間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一項在劍橋麻省理工做的隨機雙盲研究,比較15名睡眠正常跟15名在醫學行為上判定為失眠的50歲以上患者,隨機使用安慰劑與三種不同劑量的褪黑激素(0.1、0.3、3毫克),在睡前30分鐘使用,在第一週先都使用安慰劑,在第二週之後的偶數週為治療週,並且一週在家中使用四天,另外三天在麻省理工醫院進行監控治療,透過他們在家中的主觀紀錄與院內客觀的睡眠報告評估整體治療況狀,結果睡眠正常的受試者在接受任何劑量的褪黑激素後,未觀察到睡眠效率的顯著增加,然而,失眠患者的睡眠品質在透過三種褪黑激素使用下,都有顯著的改善,其中0.3毫克引起最大的治療效益[6]。

在失眠問題的改善上,還有一些經常被討論的對象,像是GABA、洋甘菊或是中藥方劑中的甘麥大棗湯,也都有相關的文獻研究被探討,如果對傳統草藥的科學使用有興趣,可以參考【輪班工作造成慢性失眠,壓力又大該怎麼做?】,有跟大家討論到一些草本植物在失眠上面的益處。

Reference
[1] Morin, Charles M., and Ruth Benca. “Chronic insomnia.” The Lancet 379.9821 (2012): 1129-1141.
[2] Roth, Thomas. “Insomnia: definition, prevalence, etiology,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JCSM: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3.5 Suppl (2007): S7.
[3] 徐中偉(2017) 現代人的文明病-失眠症的介紹與治療,天主教仁慈醫院
[4] Oxtoby, Jim, Sandy Sacre, and Janine Lurie-Beck. “The impact of relaxing music on insomnia-related thoughts and behaviou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24 (2013): 67-86.
[5] Cardinali, Daniel P., et al. “Melatonin and its analogs in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52.4 (2012): 365-375.
[6] Zhdanova, Irina V., et al. “Melatonin treatment for age-related insomnia.”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6.10 (2001): 4727-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