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來戒菸,可能具有更高致癌風險 

健康護照 Health Passport – Trust TM  » 醫藥保健 »  電子菸來戒菸,可能具有更高致癌風險 
0 Comments

文-Ken

電子菸比較健康? 這是近年來成長速度極快的一項產品,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到電子菸的可能因為新奇,也可能因為「要戒香菸」,架上琳琅滿目各式各樣調味的電子煙管,舉凡可以想像的口味,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經典水果口味、各家品牌菸草口味、飲料酒水口味、奶香口味、草藥口味等,甚至還有標榜可以保健,口腔衛生的清新口味,也已經在年輕人族群造成一個次世代文化,然而,宣稱燃燒過程中無焦油產生,可以幫助需要戒菸的人,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電子菸的原理與組成

電子菸又稱為電能驅動霧化器,主要原理為尾端加熱器(內裝鋰電池),連接霧化器(可填裝液體煙彈),透過電能方式將填裝有各式口味的煙彈,透過高溫加熱,從液體變成氣體,產生大量霧狀氣體,光是電能驅動的裝置就在國外就已經發生多起意外爆炸的案例,嚴重者可能造成顏面撕裂、頸椎受損等危害。

此外,電子菸受到年輕人喜愛原因除了親民可愛的外包裝,就是可以自由變換口味的煙彈,煙彈的組成主要是甘油、丙二醇、食用香料、尼古丁(可不添加)等,其它還有一些甲醛、乙醛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引起胸痛、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或是菸草生物鹼,會引起賀爾蒙失調,增加男性攝護腺發炎、組織增生等癌化的風險[1]。

電子菸對人體傷害小?

根據2018年美國國家衛生院的報導,尼古丁會刺激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增加大腦中稱為多巴胺的化學物質的水平,會促使大腦產生一個獎勵機制的相互作用,讓使用者產生一次又一次快樂的感覺,因此,具有相當的成癮性。許多人可能認為電子菸中尼古丁的減少就是免除了香煙帶來的致癌風險,然而,電子菸發煙物質所含的有害物質可不僅如此。一項調查938名電子菸使用者的研究,平均每天抽吸235次,也因為電子菸吸食容易,在補償效應下,電子菸吸取10分鐘的總蒸氣量,跟一般吸香菸者相比可能高達四倍之多。

在2016年《Environ Sci Technol》的期刊中,發表了有關電子菸中成分對於人體的危害,光是霧化器加熱後產生的氣體就多達31種,像是尼古丁、甲醛、乙醛、縮水甘油、丙烯醛等,過去認為安全的甘油,可能是潛在的致癌物,丙烯醛更是強烈的呼吸道刺激物。使用較高電壓的供電(3.3V增加到4.8V),煙管消耗的液體從3.7到7.5毫克,產生總醛的排放也從53到165微克增加三倍,隨著電子菸使用次數增加,醛類排放量會增加60%以上。為了證明電子菸的有害程度,研究人員設計一組只含甘油跟丙二醇(兩者在煙彈中約占九成,為主要溶劑)進行成分熱解實驗,降解後產生的環氧丙烷和縮水甘油,是過去報導中未提到的可能致癌物質。除了電子菸所含的成分具有高風險性,使用的年限與加熱的溫度,都會增加致癌物質產生的比率[2]。

電子菸導致免疫系統的抑制

此外,在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做的一項研究,研究者比較非吸菸者、吸香菸者與吸電子菸者的免疫相關基因表現,並且刮取受試者的鼻黏膜活檢、尿液、血清等檢體,評估他們的免疫基因表現譜的變化,發現在53個吸香菸者會下降的基因,吸電子菸的也會下降,此外,吸電子菸者的基因,又伴隨著其它305個獨特的基因表現也下降,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對於調解免疫很重要的基因EGR1,在吸香菸者的基因中,有五個會使它表達下降,然而,吸電子菸者有18個會造成免疫調節基因的表達下降。從以上實驗也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吸食電子菸者與免疫基因的表達大量減少有關,如果已經有抽香菸習慣者,想要改吸電子菸讓身體較健康是不成立的,因為香菸造成的免疫基因表達下降,在電子菸中一樣會下降,而且還更大量[3]。

最後呼籲大家,吸菸有害健康,不管是吸食傳統香菸或是新興的電子菸,對於人體的傷害都是長期而持續累積,如果有戒菸需求的民眾,也可以撥打衛服部的戒菸專案服務中心(0800-636363),提供專業戒菸諮詢以及擬定戒菸策略。

感謝Dr.Ken提供
Reference
[1] 1050324電子煙危害健康(衛生福利部)
[2] Sleiman, Mohamad, et al. “Emissions from electronic cigarettes: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release of harmful chemica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0.17 (2016): 9644-9651.
[3] Martin, Elizabeth M., et al. “E-cigarette use results in suppression of immune and inflammatory-response genes in nasal epithelial cells similar to cigarette smok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 311.1 (2016): L135-L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