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 飲食與維生素D補充 該注意什麼?

健康護照 Health Passport – Trust TM  » 醫藥保健 »  慢性腎臟病 飲食與維生素D補充 該注意什麼?
0 Comments

腎臟是代謝藥物和廢物的重要場所,三高、菸酒是引起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可能就會演變成慢性腎衰竭。

腎臟組織結構
基本單位是腎元,每個腎臟約由一百萬個腎元組成,每個腎元由腎絲球及腎小管組成。腎元幫助過濾身體的廢物、水分和電解質,成為尿液。

腎臟功能
1. 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過濾後形成尿液排出體外,一天約製造 1500~2000 c.c
2. 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如尿酸、尿素氮、肌酸酐等,以及藥物成分
3. 維持人體電解質,如鈉、鉀、鈣等正常、及讓酸鹼度平衡。
4. 分泌腎素(控制血壓)、分泌紅血球生成素(製造紅血球)、活化維生素D

維生素D來源
有兩種方式
1. 透過陽光UVB照射,將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轉換為維生素D3
2. 透過飲食以及營養品補充
過程中需要經過肝臟還有腎臟代謝,才能轉換成活性態的維生素D,所以當腎臟受到損害,則難以將非活性態維生素D轉換為活性態。

每日要補充多少營養性維生素D
慢性腎臟病患建議每天至少口服800單位(IU),除非有定期檢驗血中25(OH)D濃度足夠。

注意事項
維生素D過量會增加血管鈣化、腎結石和高血壓等風險,有疑慮可以服用前詢問醫事人員的建議。

照顧慢性腎臟病友,飲食控制很重要

1. 不要吃太鹹,血壓要正常
高鹽分的食物會造成血壓升高,增加腎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水腫、腹水等狀況,因此飲食需清淡,腎功能才不會快速惡化。

2. 在能維持良好營養狀態下,適量減少蛋白質食物
飲食蛋白質攝取過多,不僅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上升,也會因蛋白質代謝產生的尿毒素累積而產生其他的症狀,然而蛋白質對身體又是十分重要的營養,因此控制蛋白質的攝取對腎臟病的病人非常重要。

很多的食物都含有蛋白質,也是有好壞之分的,所謂好的蛋白質是指:含有身體需要的必須成份胺基酸,在體內利用率佳、產生尿毒素少的蛋白質,在學術上稱為高生物價的蛋白質。

3.攝取澱粉類飲食要注意份量
日常所食用的米飯麵食類等主食,雖然它們的主成分是以澱粉為主,然而也都含有大量的低生物價蛋白質,所以慢性腎臟病患者也要限量食用。這類食物中,米飯產生的尿毒素比麵條、包子饅頭、麵包等麵 粉製成的食品低,所以慢性腎臟病患最好以米飯為主食少吃麵。

對於需要吃飯才有飽足感的患者,目前也有市面上已經有低蛋白米的商品可以購買。低蛋白米是經過特殊處理,去除白米中含有的蛋白質後 的米粒,所以煮出來是幾乎不含低生物價蛋白質的飯,因此沒有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病患可以不限量食用,不但可以吃到足夠的熱量,同時也會有飽足感。臨床經驗發現,以低蛋白米取代一般白米,能夠讓慢性腎臟病患者長期維持低蛋白質飲食,且獲得足夠熱量。

4.留意磷的攝取
富含蛋白質的豆、魚、肉、蛋等食物,都是高磷的食物攝取來源。若腎功能正常,儘管從日常飲食中吃進大量的磷離子,透過腎臟的調控,最後還是可以從尿液排出,以將血磷維持在正常範圍內。腎衰竭病人由於腎臟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多餘的磷會堆積在血中,造成高血磷症,導致皮膚搔癢、骨骼與血管的病變。有研究顯示即使血磷在正常範圍的同時,盡量將血磷維持在正常值下限,就能延緩腎功能喪失的速度。

奶類與奶製品的磷含量很高,大約是肉類的 2 倍,並且人體對於奶類的吸收率特別好,所以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避免牛奶、羊奶、奶粉、鮮奶,以及奶類製成的優酪乳、優格、發 酵乳、起司、乳酪等等。

5.留意鉀的攝取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通常在尿液量減少時,較易發生血鉀過高。若有發生血液檢查鉀離子過高時,需依醫師或營養師建議,限制飲食中鉀離子攝取。

6.水份攝取控制
由於慢性腎臟病患者尿量會減少,使得水份會滯留體內,若過多攝取水份的話,會造成身體水腫、血壓升高、甚至腹水等症狀,因此若有尿量減少或水腫的病人應限制每天液體攝取量,限制水量的多寡最好與醫生討論。

Reference:
[1] Paes-Barreto JG, Silva MI, Qureshi AR, et al. Can renal nutrition education improve adherence to a low-protein diet in patients with stages 3 to 5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Ren Nutr. 2013;23(3):164-171.
[2] Wang Y, Chen X, Song Y, Caballero B, Cheskin LJ.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Kidney Int. 2008;73(1):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