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麴降血脂? 藥物限制與使用風險 #橫紋肌溶解 #橘黴素 #心肌病變

健康護照 Health Passport – Trust TM  » 醫藥保健 »  紅麴降血脂? 藥物限制與使用風險 #橫紋肌溶解 #橘黴素 #心肌病變
0 Comments

▌紅麴可以同時高血脂藥物一起使用嗎?

紅麴菌素(Monacolin Group)中的Monacolin K成分與降血脂藥成分史達汀(statin)相似,可抑制膽固醇合成時所需要的酵素HMG-CoA的活性,抑制膽固醇合成,進而達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依「紅麴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規範紅麴產品規格,其有效成份 monacolin-K 每日攝取上限 15 mg,使用時應依照產品標示之含量適量服用。

HMG-CoA還原酶在肝臟催化 HMG-CoA 變成 mevalonic acid,這是膽固醇生合成的主要速率決定步驟;mevalonic acid 為包括膽固醇在內之固醇類前驅物。statins 抑制 HMG-CoA 還原而減少膽固醇合成,細胞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運作,開始消耗儲存的膽固醇,當細胞間儲存的膽固醇消耗殆盡時,接著促使肝臟細胞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數量與活性,導致 LDL-C 從血液中被攝取利用,因而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 LDL-C,同時也影響其他脂類的代謝。

常見藥物

目前市面上臨床使用statin藥品有七種:lovastatin、pravastatin、simvastatin、 fluvastatin、atorvastatin、Cerivastatin及Rosuvastatin

如: Fluvastatin(益脂可)、Atorvastatin(立普妥)、Rosuvastatin(冠脂妥)

▌紅麴產品使用上的風險

橘毒素

橘黴素(citrinin)主要是紅麴在發酵過程中的代謝產物,可以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如鏈球菌、芽孢桿菌等食物腐敗菌的生長,但本身也具有毒性,雖然毒性沒有黃麴毒素來的高,食用過量也會對肝、腎等組織器官造成傷害,因此食用紅麴這類保健營養品製劑時,亦須注意潛在的危險因素。

橫紋肌溶解

一般而言,不論短期或長期服用statins都有良好的耐受性與安全性,但仍有可能發生藥品不良反應 – 肝臟機能異常、肌病變 ( myopathy ) 或致命的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症肇因膽固醇合成的前驅物 mevalonic acid 合成機轉被阻斷,導致肌纖維細胞膜的缺損,肌酸磷酸催化酶 ( creatine phosphokinase,CK ) 及肌血球素 ( myoglobin ) 從肌細胞組織釋出,肌細胞膜缺損如持續擴大,會造成腎臟損傷及腎衰竭,嚴重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Lovastatin為肝臟代謝酵素 cytochrome P450 (CYP) 3A4 受質,同時併服葡萄柚/汁、azole 類抗黴菌藥物 (如 ketoconazole)、紅黴素類抗生素 (如 erythromycin、clarithromycin) 等 CYP3A4抑制劑時,可能使 lovastatin 的代謝途徑受到干擾,增強降血脂作用並提高肌肉病變及橫紋肌溶解症之發生率,應格外謹慎小心。

▌降血脂藥提高心肌病變風險?

輔酶Q10 ( coenzyme q10,CoQ10,ubiquinone ) 在一些需高能量作工及新陳代謝的組織如,心臟、腎臟與肌肉組織,參與粒線體膜電子傳遞及氧化磷酸化作用步驟的重要介質,尤其心臟需要額外能量時,CoQ10 能適時的參與能量供給,脂溶性 CoQ10 同時也具有抗氧化作用特性。Statins 阻斷 mevalonicacid 生合成機轉,同樣也會使 CoQ10 合成機轉受到抑制,當存於粒線體內的能 量產生共同因子- CoQ10 消耗殆盡,會造成這些器官組織的損傷。Lovastatin被證實會降低約 33%的心肌含 CoQ10 濃度;連續四週每天simvastatin 20mg,血中 CoQ10 平均降低 32%。在鬱血性心臟衰竭病變的研究,發現患者 CoQ10濃度普遍偏低,當給予補充 CoQ10 治療後,可由心電圖觀察到心肌功能明顯改善的變化。因此高血脂病患在降血脂的藥物(Statins)治療期間補充適量的 CoQ10,對改善心肌病變有其正面意義。

Reference:
[1] Hargreaves, Iain P., et al. “The Effect of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on Coenzyme Q 10.” Drug safety 28.8 (2005): 659-676.
[2] Rundek, Tatjana, et al. “Atorvastatin decreases the coenzyme Q10 level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at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 Archives of neurology 61.6 (2004): 889-892.